随着ERP产品线的日益丰富,普及率越来越广,产品价格也有很大的降低,因此企业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的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数据准确性差、收集速度慢、信息化不共享等问题,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但很多企业因为对ERP的理解不深入,在ERP产品的选择和实施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实施效果不明显,具体说明如下:
误区一:软件选型不切合实际,贪多求全。
大多数企业上ERP的重要原因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难解决的问题,希望借助ERP的实施,一揽子解决问题,因此在ERP选型时报有很美好的设想,期望ERP系统能深入企业管理的各方面,通过理顺企业流程、固化流程等操作,把暴露的问题都解决掉。但企业的决策者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软件是人为操作的,中小企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思路不固定。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等多变,而ERP系统是一个相对固化的系统,频繁的修订软件流程以适应管理流程会带来很多弊病。单纯靠软件去推动企业流程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不高,对软件思想的接受程度很容易被领导层忽视。
因此,企业应该立足于现实选择相应的ERP产品,在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情况的前提下,选择适合企业的产品。在企业基础比较差时,尽量分步实施,先实施部分流程,争取在实施和部分运行时对人员的思想和操作等各方面进行培训,确保实施的有序进行。在分步实施的前提下,逐渐充实细节,由粗到细。循序渐进。另外,在实施ERP之前,应仔细梳理企业流程,对重要流程进行固化,以免因企业流程频繁改变对ERP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误区二:培训宣传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般来说,企业领导人是改革的倡导者。是ERP的主要推动者,对ERP的实施抱有很大期望,也有足够的重视。但能否真正的把这种思想传达到第一位员工,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这是决定ERP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员工对于如何应用ERP系统来解决企业的问题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不了解如何维护系统,也不了解如何衡量系统的运行情况。企业ERP的操作人员大多是第一次接触ERP产品,对ERP的功能、职责权限、角色定位等都很陌生,很多操作人员一开始就被调研、培训,根本一头雾水,根本没有把企业实现与软件思路进行的结合。不知道自己应该在操作中发挥什么作用。只是机械的根据培训人员的要求操作业务,这种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作法导致操作人员只会操作培训相关的业务,对新发生的业务没有自己的判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企业领导人要充分认识到ERP实施是一把手工程,是一项企业的管理革命,从思想、制度、权力等各方面对ERP实施人员给予支持,不要认为这仅是IT部门的事,把支持仅停留在口头上,基本上不亲自过问,更谈不上参与。企业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思想因素的影响,统一思想认识,特别要加强实施初期ERP管理思想的培训,让员工明白ERP是什么,能干什么,实施ERP能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哪些益处,从而让员工从心理上接受并愿意实施ERP系统。ERP系统最终用户的态度是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直接影响ERP'系统运行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会议等方式把ERP的思想传达到位,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传达全员,利用强势的考核方式,确保ERP的实施有序的进行。培训过程中注意全员、全面的培训,放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想。尽量让全员都理解相关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操作方法及意义等, 以加深对ERP产品的认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减少错误的发生。
误区三:调研不够深入。
成熟的ERP产品都有自己的流程与模块,但这些模块与流程是根据大多数企业的通用情况进行设置的,没有考虑行业及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如果全部按标准流程走的话会带来很多使用不便。包括流程不合理、运转不流畅、控制不到位。甚至管理数据的缺失。使ERP实施的结果只是把一个大众化的软件套在了每一个企业身上,千人一面,使企业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很难发挥作用。要充分重视调研的作用,ERP实施的过程就是量体裁衣的过程,ERP的重要特点就是能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融合,开发出适合企业特点的管理系统。而调研就是量体的过程,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和企业长期形成的独有模式。结合ERP软件的特点, 固化、融合到一起,形成本企业特有的管理系统,以发挥软件的最大功能。
误区四:缺乏长远规划和前瞻性设置。
这是企业很容易忽略的因素。企业一般实施ERP系统的针对性很强,主要根据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较少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问题。相应的, 中小企业的无论在业务增长还是行业扩充等方面,发展速度都很快,ERP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包括业务扩展、流程改造、物料编码扩充等各方面没有留出足够的升级空间,结果很快就出现鞋小脚大的问题。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刚上线不久就重新修正,甚至二次实施。